自2016年10月房地产密集调控政策后,房企在国内通过发售债券、银行贷款提供融资的可玩性急遽增大,均可闻主力房企资金链尚能运营较好。而当今年三季度走到,部分企业的拿地节奏有增无减。资金转往 房企业绩已完成八成作为长年跪大位行业头把交椅的万科,在今年前9个月时间销售额约3961亿元,卖完了去年全年的任务量。而据记者统计资料在已透露前三季度销售业绩的23家上市房企中,5家房企销售额早已多达1000亿元。业绩表明,2017年,房企销售额将是刷新历史新纪录的一年,30%的增长速度或许已无过于多悬念,5000亿元规模的房企也将随之问世。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突破千亿规模的房企已约11家。其中,金地集团、华夏幸福、华润置地是九月新晋的千亿企业,业绩分别超过了1023.2亿元、1010.3亿元和1004.1亿元。而在去年已踏入千亿门槛的房企中,中海地产、金地集团、华夏幸福、华润置地截至三季度末都已超强千亿,绿城中国目前离千亿也只有一步之遥。除此之外,招商蛇口、新城控股、旭辉集团目前的规模都在700-800亿左右,今年年底未来将会超过千亿。回应,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回应,2017年将是房企销售业绩突破历史的丰收年,目前来看,年度销售目标平均值完成率早已多达80%,预计大部分房企将提早1个月至2个月已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张大伟指出,房企销售业绩丰收年的背后,是过去两年房企可承销货量丰沛、房价盈利、项目结转所致。目前显然,多数城市去化周期皆在12个月以下,为确保规模发展,房企转入调补库存阶段。外部融资 2018还是考试年为了不断扩大销售规模,不少房企将销售送回的绝大多数现金再次用作拿地或者收购项目减少土地储备上。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9月底,50强劲房企合计拿地金额超过17711.8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下跌了48%。同时,今年拿地金额多达100亿元的房企有49家,而2016年同期只有37家。目前仍有一些房企在拿地时以突破下限的价格拼抢,特别是在是对热门和优质地块,加之不受调控政策的影响,房企的盈利空间势必会增大,资金成本渐渐减少。各种融资渠道压力的减少,也让很多房企的资金链风险渐渐累积,2018年或将步入考试年。此外,房地产信贷资金持续放宽也是市场变盘的仅次于变数。受益于房价下跌所带给的赚效应,以及其他投资标的短缺,房地产市场仍是银行信贷资金最重要出口。回应,克而瑞机构分析指出,随着全方位无死角监管措施的实施,信贷资金池的水位逐层而下,必定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小影响,先前置业市场需求将难以为继,市场变盘风险不可不察。